人过了中年以后,处理工作,分析问题,90%就是靠经验了

2023-07-11 07:30:53 来源: 观察网


(资料图片)

高考是‘筛选基本素质符合科研’的人才。其实是科研人才的入门基本功考核。

连高考都通不过的人,说明基本能力不适合读书,不适合高学术和研究。

但高考考的出色,并不等于说就适合从事学术研究的好手了。

不过,高考考的好,大学本科过硬的人,毕业以后从事各种工作的时候,上手都比较快。学习新知识,理解新信息的能力,都比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容易。

还有,人过了中年以后,处理工作,分析问题,90%就是靠经验了。包括思维经验。思维经验,也叫思维定式,思维惯性。是一种固化的思维方式。包括很多科研大佬。这时候的人,会呈现出自动规避风险意识,高于积极试错,不怕冒险的意识。

所以学术爆发期,科研青春期,都在45岁之前。

而尊老的传统,和鼓励青年学者勇于创新的理想,其实并不相悖。

中国汉朝尊老的大背景,是秦末乱世,大量人口死亡,社会信息传播断层,老年人的经验,有利于社会快速进入稳定积累的模式。这个经验的本质是信息。

挖掘天才,学霸,鼓励青年创新,是加速信息处理能力。

所i话说,中国最根本的就是保持开放性,保持和国际上各种信息知识的不断交流。再也不能闭关锁国切段和国际上的联系了。那样闭门造车,只能耽误更多青年人的成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