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收入来源有限的老人来说,常常会把半生的储蓄存在银行中享受利息收入。然而却有银行门前排起了长队,一些老人们不是来存钱的,反而是来取钱的。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为啥一些老人宁愿不要利息,也要取钱?答案来了。
1、担心银行本身有风险
近几年由于口罩的原因,不少人开始关注起了热搜。一些人也进而得知了一些关于银行的不好的事件,比如村镇银行取款难,比如28亿存款被质押,比如存折记录被伪造……虽然在银行存钱大体还是安全的,这些事情均只是小概率事件。然而对于老人来说,由于收入渠道有限,前半生的积蓄是其后半生幸福养老生活的基础,经不起风浪。
【资料图】
所以,一些担心银行本身有风险的老人,就会选择把钱从原先存钱的银行取出来。当然,其中一些老人是将钱从中小银行取出来,转而存到安全性更高的国有银行中。
2、领养老金用以生活
由于人们生活中有很多种巨额支出,比如养育子女、医疗费、买房买车等,这也使得很多人即使辛辛苦苦一辈子,也攒不下太多钱,无法全靠存款生活。其中一些老人想要养老,还要靠每个月发下来的养老金作为补充。为了维持正常生活,这些养老金常常在银行存不了多久就要被老人取出来用以养老生活了。
3、对子女进行支持
俗话说,儿女都是债。在我国,有很多老人对子女的爱是很深沉的。这几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很多中青年人也过得一地鸡毛,有些人遭遇中年危机,被迫下岗,却还需要还房贷。有些人积蓄不多,想要创业,启动资金却不足。这时,一些老人会把银行里存的钱取出来,用以让自己的子孙们过得更顺利些。
4、为应对急事
对于老人本身而言,有时候也会有些急事。就比如老伴由于多喝了两碗甜汤,血糖没控制住。或者老伴不慎起猛了,摔跤了,一下子就进医院了。当面临这种急事时,一些老人不得不把钱拿出来用作医疗费。
5、想要创业
当然,还有一些老人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自从口罩阴云渐渐淡去,很多人又开始了堂食、吃路边摊等。有些老人年龄大了,找不到单位接收,就想着自己支个摊子,多少赚一些。不过创业也是需要一定的启动资金的,而老人手头的这点钱可能不够。因而,有些老人宁愿放弃利息也要取钱。
6、考虑到通货膨胀
当然,还有老人是见如今存款利率越来越低,眼见着全靠银行存款打理,很难跑赢通货膨胀,钱可能越存越贬值,便想要将钱取出来,选择其余收益性更高的方式进行打理资金。
就比如有些老人智能手机玩得比较好,会选择余额宝+储蓄国债的打理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兼顾到流动性和收益性。还有老人见银行理财好转,选择将钱取出来,用于购买银行理财。也有一些老人对形势比较关注,会借助一些政策强力支持的外贸经济平台的代销,10万每月得1000元利润,也颇为划算安全。
总之,之所以一些老人宁愿不要利息,也要取钱,有时候是出于避险心理,有时候是想要更大的好处,还有些是由于要应急,不得不这么做。不是吗?你怎么看?